相信很多人對「洗耳」的概念,或許還停留於助理捧著盤子放在患者的耳朵下,醫生在旁拿著注滿生理鹽水的巨形針筒灌洗耳道的情境。
傳統的方法
其實,用水灌洗的辦法,在耳鼻喉科專科醫生的範疇已經很少用上,原因有幾個:首先,有些人的耳道都比較敏感(特別是小孩), 對於有大量液體充斥在耳道的感覺感到非常抗拒。
其次,在灌洗耳道時,由於耳內壓力突然增加,患者有可能會出現疼痛和暫時性暈眩等徵狀,甚至會有耳膜受創的風險。
再者,過大、過硬的耳垢有機會因為灌洗時的水流壓力,把耳垢推得更入,堵塞耳道。耳垢亦會遇水膨脹,進一步加劇患者的不適。
此外,假若耳道內本身有著皮膚問題或傷口,灌洗會令環境變得濕潤,容易引致細菌感染,增加炎症風險。
至於利用處方耳垢軟化劑來清理耳垢,效果亦因人而異。因為當軟化劑在遇到過多、過硬的耳垢時,往往未必能將耳垢徹底清除,導致效果不彰。
專業的方法
那究竟專科醫生是怎樣幫患者清理耳垢呢?具體的說,醫生會先用顯微鏡或內窺鏡檢查患者的耳道,確認耳道內的狀況及耳垢的位置。與此同時,醫生會利用手術鑷子、鉗鈎等工具及真空抽吸儀器,將堵塞在耳道內的耳垢取出。
由於整個過程都使用了顯微鏡或內窺鏡監測情況,這樣能精準地發現問題所在,因事制宜,立竿見影;加上整個臨床程序只是在數分鐘之間,過程中患者只會感受到微弱的聲響和細微的觸碰感,因此這種清理耳垢的體驗亦會較其他「洗耳」的方法為佳。
> 歡迎閣下預約檢查,由我們的耳鼻喉科專科醫生為您釋除疑慮。
相片只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