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妳的乳房

 

構造和功用
乳房由乳腺組織及脂肪組成,並由結締組織固定於皮膚及胸肌之間。

乳腺組織是一個複雜的網絡,由乳小葉(產生乳汁腺體部份)和輸乳管(母乳餵養期間將乳汁從小葉輸送到乳頭開口的管道)組成,其排列看起來像一串葡萄。

 

 

 

乳頭的顏色
乳頭和乳暈有不同的大小,顏色從淺粉紅色到深棕色不等;乳頭的顏色通常與膚色有關,周圍長出一些毛髮亦屬正常。


皮膚的狀況
乳房的皮膚組織其實與身體其他部份的皮膚組織無異,因此當遇上各種皮膚狀況時(如痕癢、剝落、增厚等),患者經常擔心這些變化可能代表潛在的乳癌。其實,這些病症可分為炎症、傳染性和惡性類別;患者應及早求醫,醫生會先進行臨床檢查,再決定是否需要安排皮膚穿刺活檢,作診斷及評估這些皮膚疾病。


經期前夕的脹疼與其他脹疼的分別
乳房疼痛其實十分普遍,可分為週期性及非週期性兩種。週期性疼痛通常發生在經期前的數天至一週不等,成因可能和月經週期的荷爾蒙變化有關;而非週期性疼痛則無規律性,創傷、炎症或因乳房手術均有機會引致。雖然大部份時間乳房疼痛的成因都無法被確定,但乳房疼痛與乳癌並無關係。


兩邊胸部大小不一是否很普通?
乳房大小略有不同是非常普遍。她們是好姊妹,不是雙胞胎。


吃雞翅膀會否增加乳癌風險?
有傳言吃雞翅膀會增加乳癌風險,但目前沒有科學證據支持這一點。

 

穿戴有鋼圈的胸罩會否導致乳腺癌?

答案是「不會」。


許多女性認為胸罩,尤其是有鋼圈的胸罩,可能會限制淋巴液的流動,從而導致毒素在乳腺內積聚,並引發乳腺癌。然而,現有的學術研究均沒有證據顯示,在淋巴結施加的壓力與乳腺癌之間的關聯。同樣地,不穿戴胸罩與降低患乳腺癌風險的論點,亦未有學術上的支持。


關於胸罩與乳腺癌之間關聯的研究並不多,因為專家們對這種聯繫亦一直抱有懷疑態度。根據2014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超過1000名乳腺癌患者和近500名健康女性中,穿戴胸罩中所含的各種因素,如:罩杯大小、每日穿著時間、是否佩戴鋼圈胸罩,以及女性開始定期佩戴胸罩的年齡,與乳腺癌風險並未存在顯著關聯。


不過,肥胖、吸煙、更年期後的激素替代療法、缺乏運動等因素,卻已被證實會增加患乳腺癌風險。因此,與其糾結於是否穿戴胸罩或穿戴哪款胸罩,倒不如維持規律的運動和健康的體重,更能有助於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


此外,女性可以定時進行自我檢查,感受及觀察一下乳房會否有任何不妥。如有疑慮,就應約見醫生,接受掃描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疾病。

 


乳房影像檢查有哪幾種?
乳房造影及乳房超聲波檢查,是兩種最常用作診斷早期乳癌以提高治癒率的影像檢查。

乳房造影是利用低劑量的X射線來檢查乳房組織。當進行乳房造影時,乳房會承托於儀器的一端上,並利用置於上方、可升降的另一端,上及下方按壓乳房,以確保在進行X射線攝影的過程中,乳房不會偏離攝影位置而影響影像的清晰度。另外,上下按壓乳房亦能令乳房的形狀及狀況充分展現於X射線攝影下,以達至運用低劑量的X射線,均勻地穿透組織,從而提升影像品質。此影像檢查適用於40歲或以上之女士們。

 

顯影增強乳房造影(CEM)是一種先進的影像技術,結合了傳統乳房攝影和顯影劑的使用,以提供功能性診斷資料。這種方法通過突出血管增生區域來檢測異常病變,包括乳癌。CEM適用於高密度的乳腺組織,能夠提供多方面的診斷資料,幫助醫生進行準確的診斷並促進及時的治療。


3D斷層乳房造影,又稱立體乳房造影,透過多角度進行X射線攝影,構成立體影像。相對於傳統的乳房造影檢查,立體乳房造影能更有效地發現早期乳癌徵兆;並因攝影時乳房受壓的程度會較輕,所以攝影過程亦比較舒適。

乳房超聲波是利用高頻率聲波輸出的反饋,構成平面的乳房組織影像。此項技術於過往並未被納入為檢查工具之一,但隨著高密度的乳房(即有較多的腺體組織)在香港女性人口越趨普及,乳房超聲波常被視為附加的影像檢查工具。故此,這兩項影像檢查常常會雙管齊下,為的是精細地檢查患者的乳房組織。

 

( 按圖放大 ) 2D, 3D 及顯影加強乳房造影比較

圖片來源:Hologic, Inc.

 

 

> 歡迎閣下預約檢查,由我們的外科專科醫生為你釋除疑慮。

 

 

參考資料:

Chen, L., Malone, K. E., & Li, C. I. (2014). Bra Wearing Not Associated with Breast Cancer Risk: 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23(10), 2181–2185. https://doi.org/10.1158/1055-9965.epi-14-0414

相片只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