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肝膽胰系統
肝臟、膽囊和胰臟都是消化系統中的附屬構造;儘管這三個器官在運作上各有不同,他們在協助食物分解當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肝臟 (圖1) 是體內最大的器官和腺體,形狀呈不規則三角形;位處於腹腔的右上側、橫膈膜的下方,並由右胸廓保護。
肝臟具有很多不同的功用,包括儲存肝醣、製造凝血因子和過濾血液等;但在消化作用中的主要角色則是製造膽汁。
當肝臟製造膽汁後,膽汁會被轉移並貯存於位於肝臟下面、形狀像梨子的膽囊 (圖2)。
當我們進食時,膽囊會於十二指腸釋放膽汁,以分解食物裡的脂肪和脂類,將其乳化成更細的分子,便於小腸吸收。
同時,位於胃部和脊椎之間、形狀似一尾魚的胰臟 (圖3),亦會分泌含有多種不同消化酶的胰液,以協助分解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
另外,胰臟亦會將激素,如胰島素、肝醣分泌至血液中,以控制血糖水平。
肝臟、膽囊和胰臟在肝膽胰系統中的角色是不可或缺,他們猶如「三劍客」,彼此緊密相連;當其中一個不能正常運作時,就會出現漣漪效應,影響其餘兩個器官的功能,令系統失衡;長此以往,整個消化系統亦會深受影響。
因此,了解更多有關肝臟、膽囊和胰臟的資訊,不僅從中能認識到這些器官出現問題時所發出的警示,亦能在有需要的時侯,及時尋求醫生的專業意見。
肝臟健康問題與警示 (圖1)
- 肝功能不好,會有甚麼病徵?
當肝功能不好時,患者會出現黃疸、腹部積水、容易瘀傷、皮膚痕癢、腹痛、水腫、黑色或橙色尿液、灰白色大便、噁心和嘔吐、食慾不振、體重驟降、持續性感到疲乏和虛弱等的癥狀。 - 常見的肝臟疾病有哪些?
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炎、肝硬化和肝癌都是香港常見的肝臟疾病。 - 肝臟、酒與健康的關係
早於八十年代,「飲酒可減低罹患心臟病的機會」這樣的說法在愛酒人士當中廣泛傳誦。
儘管這個說法直至今日仍然極具爭議性,但無可非議的是,飲酒的確會加重肝臟負擔;因為當我們飲用酒精飲料時,肝臟除了正在執行恆常的工作外,還同時需要付出額外的精力來分解酒精。
另外,在分解酒精的過程中,一些對肝臟有害的副產品(如:乙醇和乙醛)會被釋放出來,引起脂肪積聚、炎症、組織纖維化等的不良的後果。久而久之,這些情況會演變成脂肪肝、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等酒精性肝病。
不僅如此,之前所提及的有害副產品 - 乙醇和乙醛, 均是能破壞細胞中「脫氧核糖核酸 (DNA)」、並導致癌前病變的致癌物質;這倆致癌物質的致癌程度,與煙草煙霧、電離子輻射及石棉無異。更別提酒精對身體的其他不良影響,如:營養不良、肥胖、消化問題、高血壓、心臟問題等。
總的來說,飲用酒精飲料對身體只有百害而無一利;更遑論它對肝臟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所以,若沒有飲酒習慣,便不要開始飲酒;若有,則應節制飲用,以盡量減少酒精對身體帶來的禍害。 - 肝炎患者會更容易患上肝癌?
在香港十五至八十四歲的人口中,當中約有6.2%的人患有慢性肝炎;其中「乙型肝炎帶菌者」罹患肝癌的機會,更是其他人的十至十五倍。 - 患上肝癌,可大可小?
假如不幸患上肝癌,其實都有很多不同的治療選擇,包括手術、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而肝膽胰外科醫生則可以為合適的患者提供肝臟切除術。
目前,因大腸、直腸癌細胞引致轉移性肝癌的肝臟切除術,比原發性肝癌的肝臟切除術更為普遍,存活率亦大大提高,相對以往的手術切除效果更好。
膽囊疾病與護理 (圖2)
- 膽囊如何結石?
膽結石是膽汁的結晶體。膽汁是一種由膽固醇、膽紅素和膽鹽組成的消化液。當膽汁中的成分失衡,或膽囊無法正常排走所有膽汁時,就會形成膽結石。
膽結石的尺寸,由小至一粒沙,到大至一個哥爾夫球;他們都是經歷長年累月積聚而成,並可以是單獨一粒或是數粒一起產生。 - 如何知曉自己患有膽結石?
膽囊結石多數是沒有徵兆的,通常患者都是因為接受與其他健康狀況相關的掃瞄檢查時而意外發現。
但是,當患者的腹部中央或右肋骨下方突然出現劇烈痛楚,並延伸至身體右側和肩胛骨,及持續數分鐘至幾小時;或出現黃疸、噁心和嘔吐、發燒、黑色或橙色尿液,或灰白色大便;這些都是膽汁被膽結石堵塞的徵兆。 - 患上膽結石,怎麼辦?
膽結石和膽管結石都是常見的疾病。肝膽胰外科醫生可為患者提供手術和內視鏡治療方案。 - 膽管閉塞會有甚麼問題?
膽管是一些微小的管道,主要負責驅使膽汁從肝臟傳送至膽囊及小腸。膽管亦會協助清除肝臟中的膽紅素。
當膽管阻塞時,膽汁的流動性會減低,甚至停止。原因可能是由於膽管結石、總膽管囊腫,或膽管狹窄。
膽管阻塞的症狀與膽結石相似,它們都是上腹部疼痛,黃疸、噁心和嘔吐、發燒,以及黑色或橙色尿液,或灰白色大便。如若患者出現這些症狀,就必須立即求醫;因為膽管阻塞可導致炎症、肝硬化,甚至肝衰竭這些嚴重的後果。 - 治療膽囊炎的方法
膽囊炎,即膽囊發炎,主要成因大部分是由於膽結石,佔所有膽囊炎病例的95%;而其他的成因包括:感染、缺血、膽道狹窄、膽道運動功能失調、膽汁淤積和癌症。
在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先安排膽囊炎患者住院,以進行靜脈注射、抗生素和止痛。另外,由於膽囊炎會不定時復發,因此大多數患者最終都會接受手術切除膽囊。
胰臟健康與常見疾病 (圖3)
- 胰臟、胰島素與血糖的關係
當我們進食時,身體會將食物分解成糖分,利用血液循環將糖分帶到身體各部分,令各個器官能從中攝取糖分並轉化成能量。
同時,胰臟會產生激素,並分泌至血液中,以回應身體給予控制血糖水平的信號。在這些激素中,胰島素是有降低血糖水平的功效。 - 胰臟會出現甚麼問題?
最常見的胰臟問題包括糖尿病,胰臟炎和胰臟癌。
糖尿病
當胰臟未能製造足夠的胰島素,或身體未能識別胰臟製造出來的胰島素時,就會形成糖尿病。
胰臟炎
顧名思義,胰臟炎就是胰臟發炎。當胰液中的消化酶攻擊胰臟時,就會產生炎症。大部份成因都是由膽結石阻塞膽管,或體內長時間積存太多酒精所引起。
胰臟癌
胰臟癌是由於胰臟細胞無盡、失控地自我複製,並侵蝕正常細胞,形成惡性腫瘤。癌細胞能擴散至其他組織和器官,如肝臟、腹壁、肺部、骨骼及淋巴結等。
胰臟癌的主因是由於細胞內的脫氧核糖核酸(DNA)有所改變,但導致其改變的成因到現在還是未有確切的答案,相信是多方面因素交錯而造成,包括遺傳、曝露於含有有害物質的環境和隨機性等。 - 胰臟癌有哪些風險因素?
直系親屬遺傳、遺傳基因突變、糖尿病、牙齦疾病、吸煙、肥胖、慢性或遺傳性胰臟炎、老年、富含紅肉和加工肉類的飲食、酗酒者,以及曝露於化學物質和重金屬的環境均會增加患胰臟癌的風險。 - 胰臟癌有甚麼症狀?
早期的胰臟癌並沒有明顯的症狀,患者只會出現間歇性腹痛,痛楚會反射至背部;亦會有消瘦、肚瀉、噁心等情況。由於這些症狀跟一般腸胃問題相似,因此當這些症狀持續及加劇,或出現膽管阻塞併發黃疸症等明顯症狀時,患者才會察覺健康出現異樣,但其時癌細胞已擴散至四周。所以,當身體不適時,患者就應及早求醫。 - 胰臟癌,很可怕?
胰臟癌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排名第十,但由於其死亡率頗高,因此在致命癌症當中卻是排行第四。
要完全去除惡性腫瘤及延長存活期,手術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雖然,與胰臟有關的手術都較為複雜,在術後更可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但隨著近年在胰臟手術的技術和科技上都有顯著的進步,因此患者在接受胰臟切除術後的死亡率和發病率都大大減少。
你知道嗎?
甚麼是肝膽胰外科?
從名字可見,肝膽胰外科就是外科醫生的工作範疇主要涉及肝臟、膽管、膽囊和胰臟。
> 歡迎閣下預約檢查,由我們的外科專科醫生為你釋除疑慮。
參考資料:
- Cancer Online Resource Hub - Cancers in Hong Kong - Common Cancers in Hong Kong - Pancreatic Cancer. (n.d.). Www.cancer.gov.hk. https://www.cancer.gov.hk/en/hong_kong_cancer/common_cancers_in_hong_kong/pancreatic_cancer.html
-
change4health - Alcohol Fails - Is red wine good for heart? (2025). Change4health.gov.hk. https://www.change4health.gov.hk/en/alcoholfails/redwineheart.html
- Ito, H., Watanabe, A., Okaya, S., Ogawa, R., & Shimojo, N. (2022).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hospital-acquired cholecystitis.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128, 13–18. https://doi.org/10.1016/j.jhin.2022.07.003
-
Viral Hepatitis Control Office -Health Professionals - Thematic Report on Viral Hepatitis. (2020). Hepatitis.gov.hk. https://www.hepatitis.gov.hk/english/health_professionals/thematic_report_on_viral_hepatitis.html